2020年8月26日,由中國商報社、中國商界雜志社、中國信息界雜志社、中國流通行業管理政研會信用管理專委會、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業模式研究所、中國合作貿易企業協會電子商務分會、江蘇掌心企業管理咨詢集團等媒體機構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暨金典獎第九屆公眾滿意典范品牌新聞發布領袖年會”在蘇州金雞湖凱賓斯基大酒店舉辦。
圖:論壇年會現場
本次論壇以“品牌引領變革,創新重塑價值”為主題,旨在全面解析新時代中國經濟新格局和新趨勢、新變化。大會聚焦數字經濟、智能制造、新基建、國際產能合作、區域經濟特色產業等多個層面,以主題演講、創新案例深度分享、媒體專訪等多種形式匯聚和分享商業智慧,前瞻中國經濟發展大勢,探尋中國經濟轉型和發展的新動力。
圖:論壇年會現場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工信部首任部長李毅中;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九三學社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賀鏗;原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著名經濟學家、企業管理專家、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季曉南;宏觀經濟管理原主編,著名經濟學家,教授、研究員宋承敏;中國商報社副社長陳高宏;國家發改委《中國信息界》雜志社社長、數字經濟學博士尚進;中國商界雜志社常務副社長、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業模式研究所所長、商業模式案例研究著名實戰專家孫崇銘;金融風控專家、平安集團特殊資產智庫顧問、發改委中國中小企業協會金融風險管理高級專家顧問董秀生;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兩化融合專委會副會長、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高斌;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業模式研究所副所長,江蘇掌心企業管理咨詢集團董事長汪偉;《質造》欄目組執行制片人萬俊帥;信公咨詢創始合伙人、注冊會計師,浙江商會金融服務委員會副主任黃智;蘇州吳中太湖軟件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景庚等相關領導、專家、學者、商協會負責人、媒體記者以及企業家代表近300人出席了會議。大會由著名財經主播、雙語主持,中國商界專欄作家龍煦霏博士和蘇州廣播電視總臺、知名節目主持人王律律主持。
圖:著名財經主播、雙語主持,中國商界專欄作家龍煦霏博士在主持會議
上午的峰會,尚進代表主辦單位在致辭中表示,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為人類文明進入全新時代的必然選擇。與此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快推進,數字經濟已成為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的新高地,通過數字經濟的引領,可以推動我國經濟在不斷創新中實現價值重塑。
圖:國家發改委《中國信息界》雜志社社長、數字經濟學博士尚進致辭
李毅中就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數字經濟既是全球發展趨勢,更是國家戰略,必須把握機遇、統籌推進。發展數字經濟的目的是推進國民經濟各領域尤其是工業、制造業轉型升級邁向中高端,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實現高質量發展。路徑是抓好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變革。方式是國家、行業、地方和企業統籌推進。
圖: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工信部首任部長李毅中
賀鏗在主旨發言中強調,十四五規劃總的指導思想是要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社會主義強國的實現離不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故而在制定十四五發展規劃時要用辯證的思維考慮問題。他從中美關系問題、新冠肺炎疫情問題以及我們當前的任務進行了宏觀剖析,針對我國當前的經濟狀況,主張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互相促進這一新發展格局。新格局的實現,離不開市場化改革、產品創新、核心技術,在十四五期間應把調節收入分配放在重要的位置及大力發展民營企業。
圖: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賀鏗
據悉,從2010年至2020年,主辦方已成功舉辦了九屆全國公眾滿意度專項調研主題公益活動。全國公眾滿意度專項調研主要針對行業企業的公眾滿意度指數展開調查,通過收集來自社會公眾、業界精英及資深專家的第一手資訊,配合自身行業編輯、專業媒體記者的調查,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對全國行業企業進行大規模的專業審視,涉及企業的品牌影響力、用戶滿意度、創新能力等。每年的調查結果在“金典獎公眾滿意典范品牌新聞發布領袖年會”上公布。
陳神聰與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賀鏗
今年,中國銀行、海爾集團、順豐速運、三一集團等近300 家單位入選“金牌優秀典范企業獎”。各入選單位在其行業的各項服務工作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服務至上的宗旨,不斷開拓創新,積極探索新業態、新模式并完善服務標準和管理體系,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和社會的尊敬。一年一度的盛典大會被業界廣泛譽為最高的品牌年度“奧斯卡”,已成為眾多品牌企業自檢與人脈聚合交流的智匯平臺。
通過本次論壇,與會代表對“高質量發展”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認識,對數字經濟時代新興技術如何更好的應用、對商業模式創新以及品牌影響力提升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企業代表紛紛表示,在大力倡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背景下,希望用自己的行動與企業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企業和創業者,弘揚創新精神、工匠精神、企業家精神。
陳神聰(左3)上臺領獎并合影
陳神聰(三排左11)大合影